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的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与继发贫血,也有一些患者可无自觉症状。肌瘤的症状一般与股瘤生长部位、大小有密切关系。
(一)月经增多 多发生于粘膜下及肌壁间肌瘤,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引起流血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因雌激素作用至子宫内膜增生,肌瘤妨碍子宫收缩,并影响血循环而使内膜充血。由于长期流血,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贫血。
(二)下腹部包块 当浆膜下或壁间肌瘤增大超越盆腔时,患者多能自己扪及包块而去医院就诊,可伴有下坠感。
(三)压迫症状 位于宫体下部及宫颈的肌瘤,如嵌顿于盆腔内,可压迫盆腔组织及神经,引起下腹坠痛及腰背部酸痛。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四)疼痛 比较少见,除因盆腔神经受压有疼痛外,带蒂的粘膜下肌瘤在宫腔内引起宫缩而产生疼痛,当肌瘤阻塞宫颈管,妨碍经血外流,可引起痛经。当带蒂的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发生于妊娠期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或感染时,均可引起较剧烈之腹痛。
(五)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 浆膜下肌瘤一般不影响受孕,当位于子宫角的壁间肌瘤压迫输卵管间质部以及粘膜下肌瘤引起子宫内膜感染,肌瘤并发子宫内膜增生时,均可引起不孕。若能受孕,有时可因供血不足或宫腔变窄而妨碍胎儿发育,引起流产及早产。当妊娠足月时,尚可因宫腔变形至胎位不正,且肌瘤可妨碍宫缩,引起难产及产后出血等。
子宫肌瘤的诊断: (一)病史 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下腹部包块史等。 (二)妇科检查 发现子宫不规则增大或均匀性增大,如浆膜下肌瘤在子宫表面可扪及单个或数个结节状突起,质硬;粘膜下肌瘤有时可使宫口开大,并通过宫口触到宫腔内肌瘤的下端;如悬垂于阴道内,可看到瘤体并触摸到其蒂部。 (三)辅助检查 较小的肌瘤,尤其是粘膜下肌瘤,仅靠妇科检查诊断比较困难。B型超声可以较明确显示肌瘤大小及部位;是诊断子宫肌瘤主要手段之一;诊断性刮宫可以感觉到内膜有突起或明显不平,通过以上检查,诊断一般无困难。对肌瘤增长速或绝经后仍继续增大,由硬变软者,应考虑有恶变之可能。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较高,但并非所有的患者均需手术治疗,大多数的子宫肌瘤只需定期随诊即可,一般绝经后子宫肌瘤均会萎缩。
子宫肌瘤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年龄,症状有无,肌瘤的部位、体积大小、生长速度、数目,造成子宫的变形情况,是否保留生育功能及病人的意愿等因素而定,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期待疗法、中医治疗、手术治疗、特色疗法等。
一、手术治疗: 1.子宫大于如孕十周大小。 2.拟妊娠,子宫肌瘤直径大于4厘米。 3.肌瘤短期内生长迅速, 不能除外有恶变。 4.宫颈部位的肌瘤。 5.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如贫血、尿频、腹胀等等。 手术方式的选择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年青的未孕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有妊娠的机会。年纪较大者,一般建议行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手术可开腹或腹腔镜下切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子宫肌瘤手术后存在着复发的可能,单发的子宫肌瘤术后的复发率在17%,而多发的子宫肌瘤在47%左右。故如需妊娠者,在术后的半年后应尽快争取妊娠,以免复发后影响妊娠。 二、药物治疗:用于肌瘤较小、症状不著,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者。 1、甲基睾丸素,丙酸睾丸酮; 2、孕激素类。①炔诺酮,用于要求生育的患者;②甲孕酮、甲地孕酮、炔诺酮,任选其中之一;③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特色中医疗法: 子宫肌瘤治疗中心是本院的重点科室之一。在妇科首席专家的带领下,汇聚多位专家成立了攻关科研组,经过多年的临床治疗和大量的药物试验、处方筛选,终于研制出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中药绿色疗法,采用内服加外治的办法,治疗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疗效显著,它采用"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固本"的治疗原则,以期达到治病求本、标本兼治的治疗效果。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显著改善肌瘤患者常见的经期延长、月经量多、小腹胀痛、倦怠等症状,安全性良好,不影响体内激素分泌。并为患者免除手术痛苦。该成果的开发成功,标志着我国中医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取得辉煌成就,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开创了一条有效的新途径。
|